劳动奉献光荣,奋斗创造伟大。为感悟劳模精神,深刻领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内涵,8月22日,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一行赴胡早娣劳模精神纪念馆和蜈蚣岭政德教育基地开展劳模精神学习教育活动。
胡早娣(1914-1998),璜田乡六联村人。1954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1958 年三年连续被评为安徽省一等劳动模范,1957 年当选为全国妇女代表,1958 年被评为全国劳模。1959 年赴京参加建国10 周年国庆观礼,1962 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曾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九大代表、安徽省委委员。曾任安徽省贫协主任。她首创水土保持的科学方法受国务院嘉奖,并获得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的锦旗。随后,她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号召,砌出六联梯田,谱写“石柱开花”的神话。
在纪念馆内,实践队员们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和一段段文字,深入了解了胡早娣同志的生平事迹和劳模精神。胡早娣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带领当地农民治山治水,修建梯田,为当地粮茶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价值追求,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楷模。实践团队被胡早娣同志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对纪律的严明要求、对社会的无私奉献深深打动。
团队指导老师柯主感叹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的人奋斗史,今天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精神,现在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将这种精神融到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攻坚克难,勇当先锋。
走进千亩梯田,感受乡村变化
蜈蚣岭村伫立在近千米的高山之颠,群山环绕,高峰屈曲,常年云蒸雾绕,被誉为“岭上人家”。上世纪60年代末,蜈蚣岭人在大队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挖山不止、凿石不停,千锤万凿筑起徽州高山“长城”,硬是把荒山秃岭变成了层层梯田。“北有大寨花,南有蜈蚣村”。这是当年人们把蜈蚣岭与全国大名鼎鼎的农业典型大寨相提并论。2012年,蜈蚣岭千亩梯田茶园被命名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8月22日中午实践团队一行沿着石头垒成的千亩梯田蜿蜒而上,眺望千亩梯田茶园的壮观,如同仰望一道道天梯,感受蜈蚣岭人民当年与天斗、与地斗的豪迈气概,大家来到了蜈蚣岭原大队旧部村史馆,映入眼帘的便是墙面上毛泽东同志“战天斗地、人定胜天”、“奋斗”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宣传标语。
随后,实践团队参观了村史馆,观看了“‘蜈蚣岭’精神永放光芒”专题片。在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资料面前,四十年前战天斗地的场景重现在蜈蚣岭上,终于开通“天路”,从此人们告别了祖祖辈辈“挑山工”的扁担。师生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议,佩服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敢惊叹蜈蚣岭人当时面对恶劣条件下的坚强意志,不仅体验到了蜈蚣岭的创业历程,感受到了蜈蚣岭人民的坚韧和勇敢,更锤炼了意志品质,品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谛。
在蜈蚣岭人创造出“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同时,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伟大的蜈蚣岭精神。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继承这种劳动精神,争当劳模,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撰稿:柯主 审核: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