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心理疗法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结合我国的民族特征,继承祖国古代医学中的有关精华并吸取国内外各学科中有价值的学术思想,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 本文拟就疏导心理疗法的概念、理论及基本内容作简单介绍。
一、疏导心理疗法的概念
医务人员在与病人诊疗过程中产生良性影响,对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进行疏通引导,使之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心身健康的治疗方法。语言是 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工具。在患者不同的病情阶段,主要以准确、鲜明、生动、灵活、亲切、适当、合理的语言分析疾病产生的根源和形成过程、疾病的本质和特 点,教以战胜疾病的方法,激励患者自我领悟、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促进患者自身心理病理的转化,减轻、缓解、消除症状,并帮助他们认清疾病的运动规律,改 造个性缺陷,提高主动应付心理应激反映的能力,巩固疗效。 所谓疏导,即“疏通”和“引导”。“疏通”是指医患之间通过信息收集与信息反 馈,有序地把病人心理阻塞症结、心灵深处的隐情等充分表达出来。实现从不原合作到愿意合作,从消极情绪到积极情绪,从逃避现实到面对现实的心理转化过程。 “引导”是指在系统了解的基础上,抓住主线,循循善诱,提高病人的认识,把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及病理心理引向科学、正确、健康的轨道,也就是病理心理到生理 心理的转化过程。
二、疏导心理疗法的特点
(一)心理疏导是多学科的交叉,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很强的逻辑性。
(二)适应性广。它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应用性强,适应性广,改变了一般心理治疗中的教条、单调、被动的状况,并着眼于提高心理素质,保障心理健康。
(三)强调被疏导者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保护。
(四)具有信息转换、学科交叉及知识综合适用的功能。
(五)治疗的效果是长期的,是持续不断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六)治疗目标—最优化:以最少的信息,实现最优的控制,达到最佳的效果,即疗程短、疗效好、效果巩固。
(七)疏导过程是提高认识水平、技能,更新、补充、完善自我的过程。
三、疏导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 疏导心理疗法的理论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心理疏导思想和方法为主导,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理论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他的主要内容为: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从个案的实际出发,详细地占有资料,具体地进行分析,反映历史的真实,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总结上升为理论。即从病友中来,到病友中去, 再运用于临床治疗,使之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地完善理论,使理论和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逐步分析和解决临床实践中的新问题。
(二)以中国传统 文化和古代心理疏导的思想与方法为主导。如“清净”、“无为” 、“抱一”、“守中”,“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等,我国古代思 想家、医学家在心理治疗方面作出过巨大的成就,非常强调在诊疗过程中把医患双方的精神状态作为整个医疗工作的一部分,特别取得耐心说服、解释,争取病人的 合作与信任等。同时,吸取国内外现代心理治疗的技术和经验,使之与心理疏导疗法融为一体,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崭新的心理治疗方法。
(三)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 控 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是疏导心理治疗系统的“三位一体”的支柱。疏导心理治疗系统在理论上可以归纳出一个信息和控制科学的模型,它从整体出发,始终着眼于 心理和躯体、机体和环境、生理与病理、整体与部分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他植根于当代自然和社会科学的活土之中,吸取多种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以进行本系统的 设计、实验、研究、创造、应用、检验等等,使之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一个综合工程。疏导心理治疗系统主要由医生、信息和病人三个要素构成,以社会信息— 语言作为治疗的基本工具,其治疗控制原则主要是信息的转换和反馈原理。整个治疗过程就是一种通过语言等信息的传递,达到改善病人心理状态的过程。在制定治 疗准则的条件下,依靠疏导治疗反馈的作用,可以实现最优的调控,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在信息转换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注意信息的丢失和失真问题,以避免给治疗带来阻碍。
2、要注意综合性运用信息传输,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注意疏导过程的调控。
调控原则:掌握心理治疗平衡。调控手段:主要靠信息反馈回路。
四、治疗模式
心理疏导治疗模式:不知→知→认识→实践→效果→再认识→再实践→效果巩固。由于这种治疗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入的过程,所以它的效果不仅仅是求得症状的消失,而是以远期巩固的效果为最终目标。
五、对疏导者及被疏导者的要求
(一)疏导者(医生)应具备的条件 人人都能进行谈话,但是要想把自己的语言变化成为疏通患者病理心理的主要工具,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疏导治疗者需经过专门的训练,具备一定的治疗技能和一些基本条件:
1、要能很好地发挥医生的主导作用。
2、做好信息收集工作。
3、培养医患间的治疗感情。
4、加强语言艺术修养。
5、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6、掌握节奏,循序渐进。
在具体实施时要求做到:
1、引导患者做好反馈回路。
2、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充分调动患者的治疗能动性。
4、培养患者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能力。
(二)疏导中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减少患者对疏导者的依赖性,帮助其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疏导人员主要起支持引导作用。 3、从各方面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 4、疏导的重点应放在心理逆境上。 5、要注意摸清全面的情况,必要时改变周围的环境和条件。
(三)对被疏导者的要求: “善”,善于设疑(提问);“精”,精于理解(内容);“巧”,巧于联系(自己);“勇”,勇于实践;“贵”,贵于检验(结果);“少”,少想多做,认识与实践同步。
六、疏导心理治疗的程序
(一)建立特定的友好关系。病人与医生经过交往和信息传递,由最初的建立信心发展为产生信赖,而这种对医生的信赖又可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这是一个双相反馈的过程。
(二)详尽的叙述。对什么问题产生疑虑,处于逆境的因素何在,患者往往难以理清头绪。通过详尽的叙述,引导他们敢于讲出心灵深处的矛盾,进行分析和综合,可以设计出对病理心理的疏导方案,进一步帮助病人寻求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
(三)找出症结(心理冲突)。不主观臆断,努力与患者合作,帮助他们查明心理障碍、心理危机、心身疾病的根源,找出量变引起质变的焦点及诱发因素。
(四)制定解决方案。引导患者主动、轻松地通过联系自己的实际,听医生的解答和疏导;鼓励患者对疏导者的讲解、处理方法等提出不同的意见,通过质疑,提高和强化心理素质,由此转化为自身力量和主动应付应激的方法,来处理现实问题。
(五)创造轻松的环境。心理障碍越重,越为拘束所困,对其潜在心理活动的发掘影响越大。对患者叙述的问题和看法,要注意倾听,不要立即评论,更不要表现出漠不关心,应尽量创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六) 做到认识与实践同步。这是解决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当患者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不论是肤浅的还是本质的,均要让他们通过实践检验。这样既可 以引起患者的信任,又可以解决其心理上的实际问题,不让他们产生渺茫的感觉,要让他们从亲身的经历中尝到甜头。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鼓励 和支持,以增强其必胜的信心。
(七)统筹兼顾。疏导作为一种科学的、实践的学问,是开创人的心理素质变化的 一个综合性的再教育过程,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要统筹兼顾,以重点突出矛盾的中心,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
七、临床应用情况
把以上的原则引用到临床心理治疗中来,探索心理治疗的各种规律,是提高 疏导心理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十几年来,我们根据这个原理,“心理疏导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我国发病非常普遍、危害最大的几种心理疾病如强 迫症、恐怖症、社会适应障碍、社交障碍、忧郁性疾病、心身疾病和精神病恢复期的治疗都有显著的疗效,据2万余例患者的的观察、随访及疗效检验,治愈率(痊 愈或基本痊愈)达85.7%,也达到了“以最少的信息,实现最优控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的最优化控制原则。该疗法对各类性心理偏离的治疗也有独特的方 法。
例如,某女大学生,进校四年来怕见生人,尤其怕见异性,不敢到人多的场合,与人交往时感到紧张,不自然,脸红,心慌,手足无措,不敢 正眼看人,却又尽力用余光去注意,或看一眼就慌忙转移视线。在课堂上,症状表现更为严重,使得她不敢上课而靠自学应付考试。对此,她感到非常痛苦,曾经自 杀未遂。在寒假中,她瞒着学校和家人来到医院求治,诊断为社交恐怖症。经过三天疏导心理治疗,上述症状基本消失。病愈返校后,她坚持自我锻炼,加强性格改造,五年内,获得了硕士学位,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他宣读了两篇论文,毫无惧色。会后,她来看望久别的医生时风趣地说:“我 可算得上是一个最优化的治疗典型了,治疗时间短,效果巩固,为今后着想,我选择了一位与我的性格完全不同、特别开朗的男朋友,作为将来的终身伴侣,以便对 我今后的性格改造有所帮助,能使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临床实践证明,人们对疏导心理疗法的认识已有 实质性的转变,这个疗法已为不同年龄层次的病人所接受,并受到他们的普遍欢迎。该疗法不但适用于个别心理治疗,而且适用于集体心理治疗。先后开办过心理疏 导集体治疗班21次,集体治疗的人数达800余人,年龄14~70岁不等。该疗法不但对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有用,对没有心理疾病的人也能起到提高心理素质及 防御心理疾病的作用。 国外在心理治疗方面的疗法很多,但对中国人来讲,由于国情民情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心理的差异,也不能完全照搬, 甚至不大适用。而疏导心理疗法资料丰富详实,理论严密完整,方法具体可靠,来源并应用于临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民情的中国式的心理疗法。